(一)水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进入蛟塘镇水质净化中心进行深度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极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和蛟塘镇水质净化中心进水标准较严值后排入市政管网,进入蛟塘镇水质净化中心深度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较严值后排入宋隆水支涌,间排宋隆水。水帘喷淋废水、喷淋塔喷淋废水经混凝沉淀后回用,并定期交危废资质单位处理。 (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生产废气经“水喷淋+干式过滤器+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通过一根17m高排气筒排放,符合该标准要求。(2)本项目油性油漆调配、喷漆以及前段自然晾干均在喷漆车间密闭空间内进行,采取整体负压抽风收集,设备正常运营情况下,喷漆房有机废气、漆雾收集效率可达到90%以上。通过上述措施,项目颗粒物与vocs无组织排放将大大减少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因此,项目符合 vocs 工艺过程 vocs 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3)抛丸粉尘经布袋除尘处理后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 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限值及无组织排放限值。 (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的噪声源主要为生产设备、空压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等。为减弱噪声对接受者的影响,拟采取以下措施:(1)在设备选型上,选择低噪音设备,从源头上进行噪声防治;(2)对机械设备置于室内,并设置减振基础;将其他强噪声设备置于室内,并安装隔声罩;(3)操作间设置隔声门窗并附吸声材料来减少噪声对工作人员的伤害;(4)对引风机等产噪设备,对其置于厂房内,必要时可对墙壁进行吸声处理,并建设便于观察和控制生产过程的隔声间;(5)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如风机的接管等。本项目拟采用的噪音防治措施可保证项目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因此,本项目拟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是可行的。 (四)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建设单位对各种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堆放处理,企业建成后,厂区内设置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一般生产固废暂存场所、危险废物暂存场所,项目各类固体废物应采取的处理措施如下:(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废包装桶罐经收集后交回原料商回收利用;其余一般固废(钢材边角料、机加工金属粉尘尘渣、焊接烟尘尘渣、焊渣、抛丸粉尘尘渣、废钢丸、金属碎屑)均外售资源回收公司。(2)危险废物:包括生产过程产生的漆渣、喷淋废水、废气处理环节产生的废活性炭、废切削液、废液压油、破损原料桶罐等等,分类收集后均需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建立和完善突发危险废物环境应急预案,并报当地环保部门备案。(3)生活垃圾均统一堆放在制定堆放点,通过清洁人员对垃圾进行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并对垃圾堆放点进行清洁消毒,杀灭害虫,以免散发恶臭、滋生蚊蝇。通过上述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五)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防护措施主要以防止污染物下渗进入浅层地下水,因此,地下水防护措施以场地防渗为主。根据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及项目的特点,厂区应实行分区防渗,按不同影响程度将厂区划分为非污染区和污染区,其中污染区分为一般污染区和重点污染区。(1)一般污染区:包括一般固废暂存间、化粪池、应急废水储存区及收集管网。一般污染区参照《一般工业固废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防渗设计,防渗层采用抗渗混凝土,防渗性能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 和厚度1.5m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化粪池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抗渗等级不低于 p8;地下管道采取高密度聚乙烯膜防渗。(2)重点污染区:包括喷涂车间、危废暂存区、液态原料储存区等。重点污染区应进行混凝土浇筑+防渗处理,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进行防渗设计,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渗透系数≤10-10cm/s。(3)非污染区:其他不涉水生产车间。非污染区可按其建筑要求对场地进行硬底化。经采取以上污染防治措施后,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综合以上分析,以上分区防控等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是可行的。 (六)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对项目占地范围外的土壤进行了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厂区外土壤分别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项目区域土壤环境处于清洁水平,区域土壤环境状况良好。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要求,为减小项目对土壤的污染,拟建项目应采取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土壤环境跟踪监测等防治措施。本项目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有效减轻对土壤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